Claude Code伴侣:可视化管理新体验

引言

Claude Code伴侣(即Claude Code Mate,以下简称CCM)最初的定位是一个极简的LLM代理工具,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用上Claude Code和切换各种大模型。所以CCM一开始选择了纯命令行交互,以及通过YAML文件进行配置。这种方式既简洁高效,也符合开发者的使用习惯。

距离CCM第一版发布(轻松解锁Claude Code:国内用户的多元模型新玩法)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,随着自己使用的增多,以及零星收到的一些用户反馈,我发现CCM存在以下问题:

  1. 模型管理不直观:用户如果不查阅LiteLLM文档,很难知道CCM支持哪些模型,以及如何配置这些模型(比如OpenAI兼容的模型,需要加上openai/前缀)。
  2. 没有用量统计:用户在CCM中无法查看自己的用量情况,包括各个模型的请求数、输入/输出Token数和费用消耗等信息。
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我决定为CCM引入一个可视化管理后台,以提升用户体验。

PostgreSQL小插曲

了解LiteLLM的朋友可能知道,LiteLLM Proxy其实原本就提供Admin UI。然而,它对数据库的选择有特定偏好:仅支持PostgreSQL,并且明确表示不考虑SQLite等其他轻量级选项

这意味着,如果要启用Admin UI,用户必须要先安装和配置PostgreSQL。这显然与CCM的初衷——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工具——是相违背的。

幸运的是,经过一番调研,我找到了一个Python库pgserver,可以实现:

  • 可嵌入:通过pip安装依赖库,即可自动下载PostgreSQL
  • 零配置:无需用户手动设置数据库环境
  • 跨平台:支持Windows、macOS和Linux
  • 无Docker:不需要额外安装和配置Docker

于是在pgserver的帮助下,CCM成功引入了Admin UI,并做到了用户无感。

快速开始

为了保持轻量级,CCM默认不包含UI功能。如果要启用UI功能,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:

1
2
3
4
# 使用uv(推荐)
uv pip install --system --python 3.12 "claude-code-mate[ui]"
# 或者使用pip
pip install "claude-code-mate[ui]"

安装后,使用以下命令启动UI:

1
ccm ui

打开Admin UI后,使用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(adminsk-1234567890)登录,即可进入管理后台。

可视化管理后台

LiteLLM Proxy提供的Admin UI功能很强大,其中就包括CCM第一版缺失的模型管理和用量统计功能。

模型管理

模型管理界面

LiteLLM内置支持众多提供商的模型,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知名官方模型(如Anthropic、OpenAI和DeepSeek等)
  • 聚合平台的模型(如OpenRouter等)
  • OpenAI兼容模型
  • Ollama本地模型

用户可以通过界面:

  • 轻松添加、编辑和删除模型,无需了解LiteLLM的特殊前缀规则。
  • 设置输入/输出的Token价格,以便准确计算费用。
  • 修改一些高级参数,如TPM/RPM、超时时间和max_tokens等。

用量统计

用量统计界面

通过用量统计功能,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:

  • 总(或按模型)的请求次数,以及成功和失败的次数。
  • 总(或按模型)的Token数量,以及输入和输出的Token数量。
  • 总(或按模型)的费用消耗情况等。

其他功能

除了上述两个功能外,Admin UI还提供了以下一些实用功能:

  • 模型测试(Test Key):快速测试模型的可用性和效果。
  • 日志查看(Logs):实时查看请求日志,便于调试和排查问题。

模型测试界面

日志界面

以上只列举了Admin UI的部分功能,对于其他功能感兴趣的读者,可以进一步参考LiteLLM Proxy文档

结语

欢迎大家体验Claude Code Mate的新UI功能!需要说明的是,该功能只在macOS(我的开发环境)进行了测试,尚未在Windows和Linux上进行全面验证。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,欢迎随时在GitHub仓库中提出。